插艾草、掛菖蒲
“五月五日嵐氣開,南門競船爭看來。云安酒濃麴米賤,家家扶得醉人回?!泵磕贽r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, 端午最初是古人祛病防疫的節日,現在變成了一種民俗文化的展現。吃粽子、賽龍舟、插艾草、掛菖蒲、佩香囊、雄黃酒……傳統節日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,也是文化繼承和發展的土壤。讓我們一起找尋書中的傳統文化習俗吧!讓這個假期“粽香”“書香”一起飄散!
尋文化根脈,知節日禮節
《中國傳統節日故事》
貴州人民出版社
蒲公英童書館2014開年新制《中國傳統節日故事》系列,每冊收錄兩個不可不知的傳統節日故事、并由專家解說各個節日的歷史由來,對比中國各地民間習俗景象,附以二十四節氣的含義解釋——讓孩子感受中國古老故事的神秘之余,更能深入領略華夏文化之廣袤深邃,先賢先民之智慧樂觀。
故事既保留了傳說中神秘悠遠的意味,又格外注重童趣和想象力,并詳細解析了這些傳說與節日節氣、民俗活動的內在關聯。
本書的策劃立意在于,使以節日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能被當下的孩子接受和喜愛,并深植于他們的內心。
購書請長按二維碼
博古通今,拓展人文視野
《寫給兒童的中國文學名著》
貴州教育出版社
這套書由北大客座教授曾永義擔綱審定,數十名兒童文學作家審慎研究、篩選,擇取其中精華改編而成。力求貼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理解能力,刪除不適合閱讀的部分,打造出最適合兒童“脾胃”的中國文學名著。
全套書的文本,皆由兒童文學作家據原著改寫,行文風格充分照顧到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理解能力,不僅更改了一些情節,而且將半文半白的原文都改用白話講述。在語言上,選擇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用語,務求自然而然幫助孩子進入古人的世界,真正讓孩子自主閱讀。
小說雖然是“小道”,卻也是通往傳統文化的一條路徑。為使孩子們看懂門道,每本書都設置“你知道嗎”小欄目,和孩子們探討文化典故、歷史人物、名勝古跡、風俗人情……每本書都有一個大拉頁,圍繞名著的背景展開話題,通古博今,拓展孩子的人文視野。
購書請長按二維碼
解決難題,向上生長
《向上生長》
貴州人民出版社
很多時候,人們往往陷入迷茫、困惑甚至消極之中,更多的時候,會陷入了“付出了很多卻幾乎沒什么收獲”的狀態之中。
很多人之所以陷入懈怠、停滯,一直在走彎路,是因為無法看透事物的本質,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唯有具備了“向上生長”的能力,才能化解人生的各種困境。
所謂的“向上生長”,就是能夠悉數梳理難題, 直擊人生問題本質, ,從多個維度提升提高自己,并能夠解決各種難題,讓你的選擇變得精準,讓你的機遇不再錯失,成為不斷突破自己的人。
購書請長按二維碼
奏響黃河回響的絕美篇章
《黃河的回響》
貴州人民出版社
本書是一部由作者游覽黃河流域的風景名勝后所創作的散文集,看似游記卻包含了國家情懷、時代發展、生活感悟以及美好回憶等。
一百多年來,黃河鐵橋閱盡了黃河歷史,黃河春色,黃河變遷,黃河情懷。見證了中華民族曾經經受的磨難和辛酸;黃河兩岸,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為勞苦大眾求解放、謀幸福所付出的艱苦努力;見證了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;更見證了西部大開發,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帶來的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。
購書請長按二維碼
吃粽子
粽子又稱“角黍”、“角粽”,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,是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。
插艾草、掛菖蒲
艾草,是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,治病又可驅蟲。五月正值艾草生長旺期,此時功效最好。菖蒲有香氣,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,為天中五瑞之首,象征驅除不祥的寶劍,端午這一天,人們采摘艾草,掛蒼蒲,以祈禱消除毒災、避邪。
喝雄黃酒
端午節這天,人們把雄黃倒入酒中飲用,并把雄黃酒涂在小孩兒的耳、鼻、額頭、手、足等處,希望如此能夠使孩子們不受蛇蟲的傷害。
佩戴香囊
端午期間,佩戴香囊,取其芬芳,有助于驅蚊祛瘟,還有利于防病健體,寄愿一整年都平安順遂。
部分圖片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
Copyright?2018 www.emc-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黔新出網版準字第82號 黔ICP備17011626號-1
貴公網安備 52011502000334號
地 址:貴陽市長嶺北路國際會展中心SOHO區D1棟A座
電 話:0851-86825178
傳 真:0851-86825178